首页 > 今日要闻 > 正文

家门口享美好教育 打造“宜学”新高地-天天最新

2023-06-05 14:44:03  

2022年5月,呼和浩特发布建设“宜学”城市三年行动方案,全面优化教育

家门口享美好教育 打造“宜学”新高地

2022年5月,呼和浩特发布建设“宜学”城市三年行动方案,全面优化教育布局,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。经过一年的部署落实,今年呼和浩特全面加快宜学城市建设步伐,以打造自治区教育中心为目标,落实“强首府”战略任务部署。

去年5月,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正式挂牌成为内蒙古大学附属中学,一年来,学校在教育管理、教学研究、教师培训等方面与内蒙古大学开展了深度交流合作,同时内蒙古大学还在资金、政策方面给予支持,让学生和教师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。


【资料图】

集团化办学模式是呼和浩特市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。截止2022年全市共建63个教育集团,覆盖152所中小学、幼儿园,惠及40%中小学生。17所中小学与9所区内外高校深化合作,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。2023年在现有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组建中小学“名校+”教育共同体54个。同时,呼和浩特市还通过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,全面优化教育布局,让孩子们“好上学”“上好学”。

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落户呼和浩特。学校通过实施“五环建构”学习者课堂,推进融合进阶课程建设,四年来,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大多数位列自治区前三名、全市第一。

今年,围绕打造全区教育中心,呼和浩特市将抓实中高考改革、三支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,努力推动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,确保“宜学城市”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按期实现。

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、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乌琼芳认为,建设“宜学”城市带来的教育资源均衡和高质量教育,让每个孩子都能好上学、上好学,每个受益的家长能够有更多的精力、更从容的状态、更加富有活力的创新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。

乌琼芳:从呼和浩特实行“阳光招生”“阳光分班”开始,继而有幼升小阶段实行“多校划片”和“学区制”的探索,更重要的是优质高中扩容增量的大力推动,都能让市民感受到“宜学城市”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,“教育均衡发展”“高质量发展”显而易见,比如集团化办学模式,2022年全市已有63个教育集团,覆盖152所中小学、幼儿园,惠及40%的中小学生。2023年在现有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组建中小学“名校+”教育共同体54个。有17所中小学与9所区内外高校深化合作,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。同时还通过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,可以说这是系统性地改善、优化教育布局,而且见实效,能够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。

在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,“宜学”是有辐射性的带动力量的,能够为当地有效“赋能”。因为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,越来越多岗位上的中坚力量都是中青年,对于家庭而言他们最重要的担当就是给孩子争取优质的教育,而“宜学”恰恰是在从根本上避免育龄夫妻因为教育焦虑而影响生育计划,从根本上解决学龄孩子的家长教育焦虑牵扯太多精力的问题。所以说有了宜学城市的教育资源均衡和高质量教育,就没有了教育焦虑,具体到每个受益的人自然是能够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、更从容的状态、更加富有活力的创新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,每个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就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、分布在各个领域的重要能量。[page]

记者:李   辉、孙雪梅

编辑:敖   琳

审核:岳   楠

监制:侯爱文

声明:奔腾融媒原创稿件

转载请注明来源于《内蒙古新闻广播》官方微信

责任编辑:hf009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柘城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!

推荐阅读